弘扬传统,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真诚高效

二十多年以来,公司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通过严格的企业管理,在各项工程中以“质量牌”、

“安全”、“诚信牌”叫响了国内市场,并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建筑企业500强”。

大国工匠 民族栋梁

>
>
“材艺”双绝打造晋祠园林神韵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北路24号山西省古建集团大楼

电话: 0351-5639888

传真: 0351-5639888

E-mail: sxgj1995@163.com

手机版

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SHANXI ANCIENT ARCHITECTURE GROUP

微信公众号

新闻中心

  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成立于1995年9月22日,是当时全国第一家省级古建筑施工企业,也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园林古建筑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

“材艺”双绝打造晋祠园林神韵

浏览量
【摘要】:
本报探访晋阳片区东园、潜园仿清园林工程——  4月,正是太原春色最宜人之时,“晋阳片区”更是风光旖旎。  太原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以晋阳湖区、晋祠景区和明太原县城为中心的晋阳片区,打造唐风晋韵特色浓郁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大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力度;加强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和保护,连片规划建设明太原县城、晋祠、晋阳湖等西山文化旅游区域,叫响‘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

       

 

        本报探访晋阳片区东园、潜园仿清园林工程——

  4月,正是太原春色最宜人之时,“晋阳片区”更是风光旖旎。
  太原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以晋阳湖区、晋祠景区和明太原县城为中心的晋阳片区,打造唐风晋韵特色浓郁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大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力度;加强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和保护,连片规划建设明太原县城、晋祠、晋阳湖等西山文化旅游区域,叫响‘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品牌。”
  五一节前,记者跟随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有关专家,走访了仿清代风格的传统砖木结构北方园林建筑——晋祠东园、晋祠潜园,随处可见风格古朴的木构件、砖瓦和精美的建筑构件。我们在惊叹于工匠采用传统工艺复原古建筑风貌的精神、技艺之余,也倾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唉,真的很担心后继无人啊!”
 

再现东园经典遗存纪念晋祠名人杨二酉


  东园修复工程是晋祠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晋祠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公园西南隅,此处紧邻原晋祠堡东门与晋祠文物保护核心出口,场地周边有公园园路连通。现状为闲置用地,总建筑面积2209.6平方米。
  据光绪二十八年《晋祠志》卷三——亭榭记载,东园原本是杨氏的住宅。在乾隆年间,杨二酉痴迷于菊花,因此院内菊香扑鼻。他在院门上写了“东园”二字,动静皆宜,颇具高雅。后来这里的唯美意境就常被文人墨客所吟诵。故太原市政府决定修复晋祠历史名园——东园,以有效提升历史风貌,丰满晋祠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与规划景点“东园秋菊”相衔接。
  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杨二酉(1705年-1780年)是太原晋祠南堡人,于1733年高中进士,曾为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任过翰林院编修。1739年(乾隆四年)以御史身份巡视台湾并兼理学政,任内选诸生建海东书院。47岁时被“原品休致”,对晋祠多有文化建树。
  清台湾岛并不是一个行省,而是福建省所辖下的一个府。他在台两年,最重教育,既改革考试、屯田垦荒、严惩游匪、斩除污吏,又复建文昌魁星楼、秀峰塔,为台湾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乾隆五年,台湾士民为其立碑颂德《学宪杨公兴行海东书院碑记》,称其为“杨夫子”,足见杨二酉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据记载,活跃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十年(1745年)间政治舞台上的“言官”杨二酉,是一位勤于职守、直谏敢言、曾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骨鲠之臣、廉吏能臣。他的仕途生涯仅18年。前三年在雍正朝,为翰林院庶吉士,默默无闻。是乾隆登基给他带来机遇,更准确地说,是他秀隽的书法和锦绣的文章,被乾隆看中,为其仕途打开了通道。然而,因其恪躬职守,耿介如石,被污臣贪宦视作洪水猛兽,后以“诖误”之罪免职,退仕归里后钟情于山水、尽心于乡间。
  晋祠自古以来就是一处自然景观与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遗迹著称于世,杨二酉先生的用心劳作,为美丽的晋祠锦上添花,对研究我国古代园林建筑、雕塑碑刻、古树名木提供了更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他曾主持扩建文昌宫,重修柏月山房、同乐亭;参与重建舍利生生塔,重修唐叔虞祠及唐碑亭;特意撰写了《晋水七贤祠记》,并高度概括晋祠美景,撰写内外八景《晋祠全景诗》十六首;为晋祠题写了众多的楹联匾额,高度概括了各个建筑的主题,如为晋祠大门“景清门”题写对联“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仅以14个字就高度概括了晋祠既是祭祀用的祠堂又是景色优美的园林;为晋祠古戏台题写的“水镜台”匾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字体清秀委婉,称为秀丽之笔。
 

要恢复的景点很多大木结构已经完成立架


  在东园项目部办公室内,记者一边看着墙上挂的总平面位置图,一边听项目部人员许强介绍,“此项目在2016年10月就开始了,将于2017年8月竣工。要恢复的景点很多,比如,菊馆、醉吟轩、映雪斋、枕流桥等,都是从东园历史文献记载中沿袭下来的名称,而且我们也在尽量按照传统的建筑工艺手法、雕刻技术和空间结构去复建”。
  走进东园可以看到,建筑的大木结构已经完成立架。据工程负责人介绍,此次重建工程所用的主体木料叫做菠萝格,除此之外还有局部地方会用到落叶松。菠萝格是一种进口木材,其材质好,强度高,耐腐蚀,颜色也漂亮,还透着一股馨香。
  “你们看,这些在建的几座古建筑,有卷棚悬山、歇山、攒山、硬山等形式。”山西省古建筑集团工程部经理李天术说,“就像这个四时亭一样,我们在整个东园的重塑过程中,大木构件之间全部用榫卯连接,没有用到一根钉子,即传承古人所用的榫卯结构,就是为了给大家还原最真实的遗址原貌。”紧接着,李天术走到一座正在重修的古建筑背面,我们看到了已经砌筑完工的“丝缝砖墙”。
  据他介绍,这里所用到的砖都是从民间收购的百年老砖,因为这种砖的强度高、质量好。砖缝则是按照严格的2.5mm以内的标准去堆砌的。古建内的主体木柱叫做“山柱”,又名“墙内柱”,而且是用古建筑传统瓦片包裹木柱的基本结构来做的,即瓦片与木柱之间形成一定空隙,以保持木柱的干燥、透气、通风和防腐,柱子上所刷的防腐油亦是特定的,有极佳的防腐功效。
 

学古建要到山西古建传统技艺亟待传承


  另悉,晋祠潜园修建工程也是晋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属于晋祠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晋祠公园西北隅,紧邻晋祠博物馆正门,园内有亭、台、楼、阁等景观建筑20余座,景观桥3座。潜园修复项目不仅丰富了晋祠公园的内容,对《晋祠志》《晋水志》作者刘大鹏也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更好地诠释了晋祠的厚重文化内涵。
  据清光绪二十八年《晋祠志》,潜园取“潜虽伏矣,亦孔之昭”之义(大意为“虽然隐藏得很深,也暴露得很明显”),主人号梦醒子。梦醒子本名刘大鹏,山西太原县(现为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是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地方文化学家。
  负责介绍的山西省古建筑集团项目部经理孟庆恩不止一次地提到,目前在建的这些古建筑工程核心部分均是由50岁以上的建筑师傅来完成的。因为这类技术比较繁杂,工艺要求特别高,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在社会上受重视程度不高,于是愿意潜心去钻研这门技艺的人愈来愈少,愿意继承衣钵的人就更少了,“在山西的代县、原平、五台等地有悠久的古建筑施工技术传统,手工艺人的地位相对较高,所以传承下来的完整度也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这一批手工匠人已然成为‘珍稀动物’,成为这些珍贵技术的最后持有者。再不培养接班人的话,20年后古建修复将难觅后人”。
  “为了提高传统技艺的知名度和加大传承力度,我们集团正在筹备建设中国古建筑文化产业园,其中包括各项古建筑技艺培训,如木作、石作、瓦作及加工、展示、销售等,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该集团工作人员王巧鹏告诉记者,前不久仙逝的我省古建大家柴泽俊先生就曾提出“学瓷器要去景德镇,学古建要到山西”,这足以证明山西的古建筑遗址及相关技艺在全国的声誉和地位之重。
  如此举足轻重且急需传承的技艺却面临着无人可寻的境遇,这种处境不得不引人深思。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于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十分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一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